阅读周刊(第19期):什么是一个人公司?

1. 油管大神Doe:最快建立一人公司(内附详细指南)

最近有看到不少这种“一个人公司”的文章。自己准备积攒一些理论后,也开始实践试试看。依我看,这种类型的尝试都有几个核心的点需要满足,才有可能做成事:

  1. 有强烈的分享欲望
  2. 有强烈的产品开发欲望
  3. 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4. 有很强的执行力

如果不具备或者自己无法习得这些能力,可能就不太适合“一个人公司”这条路径。

2. 当“无退休社会”降临日本,70岁正是打拼的年纪?

用10%的精力探索新领域,90%的精力强化现有优势,记住,深耕永远比跨界更容易产生复利。

不要用身体杠杆追逐财富泡沫,婚姻是终身持有的优先股,教孩子理财要从压岁钱开始。

经常听到上网有这样的声音:不想上班,只想退休。我倒认为,只要能干得动,人还是需要一个主线的“事业”的。挣的钱可以不多,最关键是去释放自己的热爱。唯有这样,才不会与工作对立,才会觉得工作是开心的,顺便还能挣钱,多好。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一定要努力的去寻找并培养一件或多件自己所热爱的事情,这样生命才不会枯燥无味。

3. 给你讲透我的老本行:到底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对“路线”的回答,是关于“如何”的艺术。

赚100亿不是战略,“如何”赚100亿才是战略。成为行业第一不是战略,“如何”成为行业第一才是战略。

战略不是目标,而是“如何”实现目标的路径。战略不是结果,而是“如何”拿到结果的方法。战略不是胜利,而是“如何”取得胜利的手段。战略永远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

上面说的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你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就是登顶珠峰。

所谓的战略,就是根据你当前的环境和能力,规划出一条弥补差距的路径。

战术的本质,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战略呢?战略不一样。战略,是在还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给自己出题。

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永远应该这样思考:虽然我现在产品不错,但技术上没有太高壁垒,半年以后竞品一定会越来越多。所以我现在就要开始行动,要么开始整合供应链,把低成本当成壁垒。要么开始研发下一款新品,把创新当壁垒。战略能力就是这样,市场还没有给你出题,但你始终在给自己出题。

这篇文章很好,讲得很透彻。一个人的生活也是需要目标、战略的,对我的启发很大。

4. 为什么“愿景使命价值观”总是变成画大饼?

愿景一定是一个“画面”,一个你想到就激动的画面。而使命,一定是一个“任务”,一个你想实现这个画面,而去奋斗的任务。

价值观的目的,是帮你筛选做法。是你为了完成使命,能不能采用这些做法?

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企业的奢侈品,不是必需品。

其实,对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做点什么,你都要找到那个能让你为之奉献一生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不是每个人都有梦想的,很多人没有梦想,也能过好这一生。它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

说实话,我经历的公司里面,只有一家是很认真的对待“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不过哪怕是认真严肃的对待,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经常犯错,很少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文中提到它们是奢侈品的说法,我非常认同,它们太难正确的拥有了。

所以,就更别说那些把这三件套当口号的公司了,对我来说,到处挂着的标语不仅无法帮助我工作,反而显得很刺眼,虚伪的刺眼。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