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我从干了十年的前端开发岗位上离职了 —— 从刚毕业的初级工程师,到后来的前端组长、技术负责人,再到部门经理,算是把打工这条路走得比较扎实了。但总觉得,该试试另一种活法,所以暂时告别朝九晚五,先给自己放了段假,等歇够了,就正式踏上自由职业的探索路。
五六月份休息了一下后,从七月份开始,把精力主要扑在了自媒体上,算是给自由职业开了个头,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段时间的经历。
一、自媒体:从视频到公众号,踩过的坑和摸到的门
我做自媒体分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视频,一个是微信公众号,算是两条腿走路,想看看哪条路更顺脚。
先说说视频。内容很明确,就是我玩《神力科莎》这类拟真模拟赛车游戏的比赛集锦。最开始剪的都是十分钟左右的长视频,主要发在 B 站,毕竟 B 站用户对这类偏小众的内容接受度高些,抖音、小红书和视频号也会同步发一份,想着能多覆盖点人。
从 7 月 16 号发第一个视频到现在,一共更了 17 个。数据不算亮眼,但也不算完全没动静:B 站攒了 203 个粉丝,抖音 46 个,视频号 31 个,小红书 19 个。其实做视频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群里的网友 —— 我加了几个一起跑模拟赛车比赛的群,每次视频发出去,群里的朋友都会主动点赞、评论,有的还会跟我聊比赛里的细节,这种 “有人捧场” 的感觉特别好,就像自己开了个小茶馆,总有熟客来坐会儿,哪怕人不多,也觉得热闹。





但不得不承认,模拟赛车这题材确实小众,看的人不算多。我花一两天精心剪的长视频,播放量大多就几百,好点的能到一千,评论十几二十条,点赞三十五十个。后来我试着 “摆烂” 了一次:花一两个小时随便剪了个一两分钟的短视频,结果发现播放量跟精心做的长视频也没差多少。这一下就想通了,与其花大量时间做长视频 “吃力不讨好”,不如往后转做精致点的两三分钟短视频 —— 既能节省精力,也符合现在大家碎片化看视频的习惯,毕竟没人愿意在通勤路上看十分钟的比赛集锦,两分钟的精华片段反而更容易抓住注意力。
再说说公众号。这两个月基本没怎么更新,不是不想写,是真的有点 “写不动” 了。之前写了几篇文章,发出去后跟石沉大海似的:阅读量就几十,最多一百出头,评论、点赞的人寥寥无几,感觉自己像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喊话,喊完只有回声,特别没劲儿,时间久了,动力就慢慢磨没了。
后来我回头复盘,发现了一个当时没在意的 “败笔”:之前文章里的插图,大多是 AI 生成的。当时觉得 AI 图方便,不用找素材、不用怕版权问题,现在越想越觉得不对 —— 会不会有读者看到 AI 图,就默认文章也是 AI 写的?毕竟现在 AI 写文太普遍了,大家对 “AI 产物” 多少有点抵触,连点开看的兴趣都没有,那阅读量自然上不去。想通这一点,心里还挺复杂的,不过也算是踩了个坑,以后公众号肯定不会再滥用 AI 图了。

接下来公众号还是会捡起来更,回归最开始的初心:认真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分享真实的生活。比如自由职业的探索过程、模拟赛车的比赛心得,甚至是日常带娃的小插曲,不用追求多华丽的文笔,只求真实。我总觉得,用心写的东西,读者是能感受出来的,哪怕一开始只有几个人看,慢慢积累总会有认可的人。
其实说真的,我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特别的天赋,做自媒体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从最开始不知道剪什么内容,到现在确定短视频方向;从不知道公众号为什么没人看,到发现 AI 图的问题,每一步都走得不算快,但至少在往前走,这就够了。
二、新方向:SEO 独立站出海,用老本行开拓新可能
除了自媒体,最近一周我还开始研究一个新方向 ——SEO 独立站出海。可能有人不知道这是啥,简单说就是自己做一个英文网站,通过 SEO(搜索引擎优化)让网站在谷歌上排得更靠前,然后靠网站上的广告、 affiliate(联盟营销)或者卖产品赚钱。比如你做一个关于 “户外露营装备推荐” 的网站,有人通过谷歌搜到你的网站,点击了上面的广告,你就能拿到佣金;或者推荐某个品牌的露营装备,有人通过你的链接买了,你也能赚提成。
我主要看的是哥飞分享的文章,他在这方面做得挺久的,分享的经验都很实在。琢磨下来,觉得这事儿挣钱的逻辑挺合理,难度也不算太高 —— 毕竟我干了十年前端开发,做网站本来就是我的拿手活,从搭框架、写代码到优化页面,这些都是老本行,不用从零学起。而且 SEO 的核心是内容和关键词优化,只要花时间研究用户喜欢搜什么、谷歌喜欢推什么,慢慢调整网站内容,总能看到效果。
对我来说,这相当于用自己的 “老手艺” 开拓新方向,不用像做自媒体那样完全从零开始,心里更有底。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比如看哪些细分领域竞争小、用户需求大,怎么选关键词能快速出效果,等琢磨透了就动手做第一个网站,到时候再跟大家分享进展。

三、我理解的自由职业:不是 “躺平”,是 “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聊到这儿,想跟大家说说我对自由职业的理解。很多人觉得自由职业就是 “不用上班、想睡就睡”,其实不是的。我眼里的自由职业,是 “不局限于时间、没有 deadline、不局限于地点”,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投入时间、金钱这些固定成本,做出能持续产生收益的产品 —— 不管是自媒体的账号,还是独立站,甚至是一套能卖钱的代码模板。理想状态就是这样的 “收益产品” 能多做几个,像搭积木一样,慢慢把收益堆起来,最后不用每天干活也能有收入。
这跟过去打工完全不一样。以前打工是 “时间换报酬”,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今天请假,今天就没工资;现在自由职业更像 “自己当自己的产品经理”,得琢磨怎么把 “自己的能力” 变成 “能生钱的东西”。比如我做前端开发,以前是帮公司做网站,拿固定工资;现在可以自己做独立站,靠网站赚钱,路子更宽了,但挑战也更大了,比如没人给你派活,得自己找方向;没人给你发工资,得自己琢磨怎么赚钱,这些都是打工时不用操心的事儿。
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慌,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像玩游戏,以前是跟着主线任务走,现在是自己开地图、找支线任务,虽然可能会迷路,但每找到一条新路子,都特别有成就感。

四、感谢身后的人,也期待前方的路
最后,想好好感谢一下我的家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能没勇气放弃之前的高薪工作,从零开始尝试自由职业。我老婆特别理解我,她说 “趁现在还年轻,想折腾就折腾,大不了再回去上班”;我爸妈也帮了很多忙,平时帮我带娃、打理家里的日常,让我能安安心心琢磨自己的事儿。有他们在身后撑着,我才能毫无顾虑地往前闯,这份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这段时间的探索,有顺利的时候,也有迷茫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我对未来特别有信心。现在这世道,虽然大家总说 “钱难赚”,但我觉得藏着不少机会 —— 关键是自己愿意动手、愿意花时间研究。无非就是路子找对了,赚的 “圆子” 多些;路子没踩准,就少赚点,慢慢调整就行。接下来我会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一边把自媒体做下去,一边推进独立站的事儿,还会跟那位做了很多年自由职业的学长多聊聊,学学他的经验,不再用之前的 “笨办法” 瞎折腾。
过一段时间,我会再跟大家汇报进展,不管是踩了新坑,还是摸到了新门路,都会如实分享。如果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同样想尝试自由职业的朋友一点参考,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在自己的路上慢慢摸索,能互相搭个手、指个路,路就能走得顺一点。
未来肯定还有很多不确定,但我特别期待 —— 期待自己能做出受欢迎的短视频,期待独立站能赚到第一笔佣金,期待能在自由职业这条路上走得稳、走得远。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不管是在打工,还是在尝试新方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路,慢慢走,总会有收获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