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刊(第9期):你想如何度过这一生?

1. 本周主题

我的爷爷最近患了轻微的脑梗,好在症状不严重,主要是言语表达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在医院的治疗下情况稳定,没有持续恶化。下周我爸会带他来长沙再看看,是否有痊愈的可能。

周末在陪同去医院的时候,八十多岁的爷爷多次摇着头,叹着气,重复说着:“完蛋了,完蛋了……”。我爸曾跟我说过:爷爷越是年岁上来,越是变得敏感了。直到看到这一幕,我才有了切身的体会。

在医院等待的时候,脑子里不自觉的蹦出一个话题:我会如何面对自己的终老?我不知道,想必现在的想象都是虚假的,只有真的到了那一刻,身体、心里的反应才是真实的。所以我换一个问题来思考:怎样的一生是让自己满意的一生?如果自己这一生过得很满意,那么最后一刻,是否会少一些遗憾?少一些挂念?

这个话题很大,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想这个问题。我猜所有的人每当遇到情绪低落,或者失眠的时候,可能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究竟要怎样度过这一生。在以前我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会觉得沮丧,甚至会隐隐的觉得:“我这辈子完蛋了,我不知道我要干嘛”。

不过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需要用一生来探索、寻找答案的课题。而且这个答案可能会随着年月、阅历的累积,而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现在三十来岁的我来说,满意的一生应当是这样的:

  1. 做到在能力范围内,持续地探索这个世界:世界这么大,要尽所能地去发现、去感受。这个命题相当于是我给自己定义的人生的主线情节
  2. 在前面一点的基础上,努力去达到这样一个境界:“静心纳命不可违,勇者改途志不移。慧眼分明知进退,天恩赐我三般齐。”这首诗是我之前用 AI 翻译出来的。原文是尼布尔《宁静祷文》(Serenity Prayer):“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3. 希望我能做好在人生中的各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总结起来,似乎就这三点:能尽可能的探索这个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持续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能正向影响周边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些,我觉得就算是圆满了吧。

2.阅读

周六在回老家之前,带小一去了趟图书馆借书。起因是某一天刷淘宝给他买故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目前给他买的读本文字少,图画多,看个几次就不看了,实属有些浪费,所以为啥不去图书馆借呢?

其实自己的想看的书也是。只有那些看过后,觉得精彩绝伦的好书,可以值得买一本放家里收藏,时不时翻一翻,其他的都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馆的好处是:

  1. 省钱(就这么直接,哈哈哈),看书借书免费,还能蹭空调,只需要花个路费就能获得的一座知识宝库
  2. 有个良好氛围,能够让人更好的沉浸在书里,并且持续的对书产生兴趣
  3. 既可以培养小一的读书习惯,也是家庭活动,让自己陪小一的同时,能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双赢
  4. 图书馆经常有一些活动、讲座什么的,往后也能让自己和小一开拓下视野

我最近对诗词略有兴趣,借了《诗词里的中国史》,给小一借了《100 层的房子》《世界上最伟大的书》。之后就打算通勤的时候,用微信读书听听不需要动脑子的闲文小说(最近在听《剑来》),纸质书用来看一些“正经”读物。

2.1. 100% Unemployment

我最近常常想一个问题:如果 AI 强大到所有方面都超过人类,它和机器人接管一切,人类要干什么呢?

凯文·凯利认为,随着工作都交给机器人,人类可以从事越来越多有趣的工作,就像工业革命后一样。

这种说法在短期内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类能做计算机做不到的事情。

我认为,没有理由认为这个前提会永远成立。

除非政府强制规定,计算机不得从事某些工作,只有人类可以做。但是那样的话,那些工作很可能就会停滞发展了。停滞发展的行业没有前景,收入也不会增长,从业者难以感到满意。

让我们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机器完全超越人类,每件事都比人类做得好,大部分人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一切会怎样?

如果一个人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失去了他的经济价值,就算他能靠政府的补助继续活着,那么对于他来说,个人价值是什么呢,就是活一天算一天?

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比较遥远,就算那一天到来,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比较现实的问题是,AI 正在大量减少高薪工作。随着机器的能力越来越强,很多白领工作的价值迅速变小,大多数人越来越难找到报酬丰厚、令人满意的工作。

这就是现在发生的问题,高薪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难以获得。

随着 AI 的发展,人们对于它的讨论越来越多,有的乐观,有的悲观。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切实的拥有拥抱变化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就没有太多好担心的,做好当下眼前的事情,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未来就好。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看到人类生产力的全面解放,物质世界空前繁荣,我希望人人都能投身到科学或者艺术领域,去创造空前繁荣的精神世界。写到这里,突然有些奇想:

如果 AI 很强,我希望它能帮助人类创造更和平、有序、幸福、富足的社会

如果 AI 很强,我希望它能帮助人类解决所有的病痛,真正的实现长生不老(我还去问了下,它的回答概述是:

从科学角度看,​肉体永生和意识数字化存在理论可能,但短期内难以实现;从哲学和社会角度看,永生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人类或许会选择“有限延长生命”而非彻底消除死亡。未来最大的突破点可能在寿命的显著延长​(如健康活到 200 岁),而非绝对的永生。人类更可能成为自己生命的“编辑者”,而非“永恒者”。

如果 AI 很强,我希望它能帮助人类解决交通问题,让所有人都能去参观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如果 AI 很强,我希望它能帮助人类走出太阳系,实现宇宙旅行,去到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2.2. 句子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有人3分钟泡面,有人3小时煲汤,有人的外卖已送达,有人刚切好蒜末和肉。烧烤摊上最快的菜是拍黄瓜,有些包子第一口咬不到肉。你选择了你要的方式,就坚定下去,别胡思乱想,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

佚名

3. 赛车文化

这场雨战,酣畅淋漓!🙌【2025赛季F1澳大利亚大奖赛正赛集锦】

2025 年的 F1 终于开始啦!可惜今天中午错过了直播。今年我要找到长沙的观赛组织,争取能够线下跟车迷们一起看看比赛。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