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周新鲜事
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于本周正式开始啦,第一站:蒙特卡洛。全年一共14站,去到14个国家。今年的赛程如下 :

拉力赛车与场地赛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赛道不固定,天气不固定。只要规定的比赛道路在,比赛就会尽心下去。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
在不同的环境下,看着世界顶级拉力赛车奔驰在各种各样的路面上:碎石路、柏油路、雪地、泥地、甚至沙漠,是一种非常刺激、享受的事情。
B站有 up 主搬运了一些比赛的精彩回顾视频,强烈建议对汽车感兴趣的朋友看看视频感受一下:WRC 2025蒙特卡洛站精彩回顾[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
普通人去跑比赛太难了,不过玩玩拟真向的模拟赛车游戏还是可以的。我自己在家捣鼓了一套设备,模拟体验拉力比赛也是非常的刺激。这是我前一段时间录制的游戏视频:尘埃拉力漂移。
可别因为模拟赛车是游戏,就小看了它。虽然比不上真车驾驶,但是由于技术理论是相通的,且成本相对低廉很多,所以真正的赛车手也会通过练习模拟器来提升技术,节省真车练习的成本。
本周正好还刷到了一个视频:一位多次在模拟赛车比赛拿到过冠军的玩家,第一次开真车比赛能做到什么程度。链接在后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阅读
2.2.1. 做IP的底层逻辑
这周在群里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提了一嘴我正在尝试更新一个周刊。于是有一位朋友提了些建议并分享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甚合我意。做这个周刊,就是为了让自己持续思考,持续的运营个人的IP。我理解的做个人IP,其实是投资未来的自己。希望未来哪天当累积的量足够后,能够引起一些质变,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更美好的变化。
2.2.2. 前端开发如何走的更远?
这个话题也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帖子的讨论看来,多数程序员工作了一些年限,从入门新手,慢慢到中级高级,度过了这一段职业红利期后,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到底未来的路在哪?
我也在迷惑着。但我现在大约有一些方向,后续有时间可以专门针对这个话题写一篇稿子。
3. 技术
3.1. 设计模式之美
其实对于设计模式,其实之前也寥寥看过几篇文章。但是大多数,都是针对后端开发语言来说的。往往让我这个前端开发者,看得云里雾里,包括这个课程。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等我学完后,要不要尝试写一个面向业务前端的设计模式系列?先埋个坑,后面再说😂
如何判断类的职责是否足够单一?
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阶段的需求背景、不同的业务层面,对同一个类的职责是否单一,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定结果。实际上,一些侧面的判断指标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执行性,比如,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就有可能说明这类的设计不满足单一职责原则:
- 类中的代码行数、函数或者属性过多;
- 类依赖的其他类过多,或者依赖类的其他类过多;
- 私有方法过多;
- 比较难给类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 类中大量的方法都是集中操作类中的某几个属性。
其实对于前端来说“类”这个概念是很弱的,所以像上面的这段前端同学读起来会有些不太明白。在业务开发里,更多面对的是:组件、方法。所以前端要思考的是:
- 对于一个组件来说,怎样才算是职责单一 ?
- 对于一个工具方法来说,怎样才算是职责单一?
4. 赛车文化
4.1. 真车经验为0,他靠着玩游戏杀爆全国冠军!
模拟赛车其实一个很好的寓教于乐的场景。是游戏,能玩,同时又能帮助玩家积累很多的赛车知识,驾驶技能。
2023 年的时候甚至有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模拟赛车玩家成为职业赛车手的故事,改编自现实故事:从PlayStation走向职业赛车手—— 詹恩·马登伯勒的真实故事
4.2. 中国赛场上出现的那些美式截停
吉利举办的超吉联赛观赏性非常强,这是去年比赛的集锦,非常的刺激。
如果说拉力一辆车独自跑有点“孤单”,那房车比赛绝对是一场热闹的 party。车手之间的攻防大战能够让人看得血脉喷张。
5. 视频
5.1. 双蛇大破七星阵!《影之刃零》蛇年贺岁实机演示
这个演示视频惊到我了,这武侠的动作有模有样让我非常的期待。希望发售后的品质能够赶上黑神话悟空。
5.2. 和Links爬了一趟雪山,我悟了
影视飓风的视频有种魔力:在把一个故事很好的在荧幕上呈现出来的同时,能够很自然的把感悟渗透到你的内心,引起共鸣。
看完这个视频,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情:我之前剪 Vlog,就像记流水账,按时间线把素材排列一下,加一点效果、转场、BGM,就算齐活了。但实际上,如果要让 Vlog 鲜活起来,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自己的情绪、感情,只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后面再剪 vlog 的时候,我要好好学一下。
发表回复